主題: 農產品強弱起伏紛呈 供應緊張與寬松各異
2008-05-19 09:26:04          
功能: [發(fā)表文章] [回復] [快速回復] [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#1
 
 
頭銜:助理金融分析師
昵稱:有趣的期貨投資
發(fā)帖數:461
回帖數:4
可用積分數:119952
注冊日期:2008-03-06
最后登陸:2009-01-05
主題:農產品強弱起伏紛呈 供應緊張與寬松各異

天膠 供應緊張 內外沖高
  本周東京膠持續(xù)單邊揚升,連續(xù)指數挑戰(zhàn)320日元/千克,滬膠連續(xù)漲升,主力合約RU809沖破24000元,將挑戰(zhàn)25000元。盡管東南亞產區(qū)普遍進入割膠旺季,但由于受制于干旱、洪澇等諸多災害性氣候襲擊,導致產區(qū)旺季不旺,現貨供應增長緩慢,現貨膠價持續(xù)穩(wěn)步上行,3號煙片膠和20號標膠現貨膠價分別升至290美分/千克和280美分/千克以上價位,并使國內天膠進口成本水漲船高,帶動國內膠價聯動走強。

  而國內瓊滇產區(qū)現貨掛單數量顯示,目前海南每日現貨掛單量維持在400-700噸之間,未有明顯增加跡象,云南每日現貨掛單數量小幅增加至500-800噸,較前期僅有小幅增加。其實質是,現貨膠價由4月中下旬的22000元上漲至目前的24000元,農墾加重拋售力度,也未能說明新膠大量上市,反而由于產區(qū)前期遭遇嚴冬、暴雪、白粉病、臺風浣熊等災害影響,導致產區(qū)膠樹受損,開割延遲,產量縮減,促使現貨膠價大幅上漲,并對滬膠揚升產生較強牽制作用。

  盤面看,滬膠近遠期合約期價維持近高遠低逆基差排列態(tài)勢,符合產膠季節(jié)性規(guī)律,近期堅挺有助于遠期回升,未來供應旺季仍因產區(qū)氣候難測而存在不確定性,而需求方面中國增長利多題材將壓倒美國縮減利空因素,因此,供應不穩(wěn)仍將主導膠市演繹旺季反季節(jié)性上漲行情。

  豆油 供需平衡 區(qū)域波動

  本周美豆油區(qū)域性弱勢波動,主力7月合約一度跌破60美分重要關口,連豆油陷于窄幅區(qū)間整理,主力合約Y809陷于11000-12000元區(qū)間整理。

  基本面上,5月與4月相比,全球豆油產量由3833萬噸增加3萬噸至3836萬噸,消費量由3804萬噸減少11萬噸至3793萬噸,庫存量由267萬噸增加2萬噸至269萬噸,中國豆油產量、進口量、消費量分別持平于680萬噸、300萬噸、979萬噸,國際國內豆油供需基本平衡。而國內豆油產量和進口量占消費量的比重分別為69.5%、30.6%,對全球豆油進口依存逐漸上升。

  目前6月份船期CNF報價為1430美元,到港成本為12400元,比沿海地區(qū)四級豆油現貨價格10700-11200元高出1200-1700元,比內地四級豆油價格10500-12000元高出400-1900元,隨著進口量加大,國內豆油價格可能回歸進口成本。盡管連豆油期價對豆油現貨價格維持升水,但卻對豆油進口成本呈現貼水,因此連豆油期價仍可能在震蕩中重新揚升。

  資金面上,連豆油持倉量維持在12萬-13萬手之間平穩(wěn)增減變化,其中主力合約Y809持倉量超過10萬手,呈一倉獨大態(tài)勢,該合約走勢基本代表連豆整體方向。后市如果美豆油難以突破,則連豆油也將維持區(qū)域波動。

  大豆 庫存縮減 內外雙升

  本周美豆區(qū)域性強勢波動,主力7月合約受阻于1400美分,并先揚后抑,連豆高位區(qū)域性強勢波動,主力合約A809一度突破5500元,并上沖5501元。

  5月與4月相比,全球大豆產量由21999萬噸減少27萬噸至21972萬噸,消費量由20532萬噸增加6萬噸至20538萬噸,庫存量由4931萬噸減少27萬噸至4904萬噸,供需關系呈利多態(tài)勢。5月3日至10日,美大豆出口檢驗量由9.2億余蒲式耳增加0.16億余蒲式耳至9.3億余蒲式耳,其中發(fā)往中國的檢驗量由467萬蒲式耳增加295萬蒲式耳至762萬蒲式耳,反映美豆出口需求強勁。

  截至目前南美和美國大豆到國內港口成本分別上漲至5159元和5337元,對A809期價僅小幅貼水,構成強勁支撐作用。四川省種植國內14%大豆,因此該省地震將可能縮減國內大豆供應。

  盤面上,連豆期價高位波動,持倉量突破80萬手,增量資金積極進駐并以做多為主。局部A809期價對A901期價升水幅度拓展至1000元以上較大幅度,反映時值供應青黃不接時期的9月合約受到多方積極追捧,并引發(fā)空頭投機資金主動止損斬倉,不排除后市A809單獨暴漲的可能性。而新豆合約A901大幅上漲還需要受到新豆上市壓力的考驗。后市隨著資金由近及遠移動,近高遠低價差有望理性收斂。

  玉米 跟漲消極 跟跌積極

  本周美玉米高位遇阻并弱勢回調,主力7月合約反復考驗6美元整數位關口,連玉米持續(xù)單邊下行,主力合約C901下探周低1936元。

  基本面上,5月與4月相比,全球玉米產量由77217萬噸增加549萬噸至77756萬噸,消費量由77739萬噸增加1082萬噸至78821萬噸,庫存量由10297萬噸減少394萬噸至9903萬噸,其中美國庫存量由3258萬噸大幅縮減1321萬噸至1937萬噸,供需關系偏多,對美玉米走勢構成長期利多。目前美產區(qū)在潮濕和干燥之間反復變化,導致美玉米期價短線振蕩?;饍舳鄦?0萬余手,雖然較2月底近38萬手縮減,但仍傾向做多。

  國內四川省地震,導致該省占國內玉米8%的產量可能受損,同時可能導致占全國豬肉10%的產量受損,相對而言,生豬養(yǎng)殖業(yè)受損可能性較大,飼料需求可能縮減,對玉米供需產生構成中性偏空影響。

  盤面上,連玉米持倉量持續(xù)縮減,并由12日的110萬余手縮減至16日的95萬余手,減幅超過10萬手,其中主力合約C901減倉幅度較大,遠期合約持倉量尚未有明顯拓展,期價持續(xù)單邊回落,說明多頭主動回吐意愿強烈,空頭適時獲利回補,下跌能量有所釋放,做多能量顯著減弱。后市連玉米與美玉米可能維持跟漲消極、跟跌積極的較弱聯動效應。

  白糖 供需偏空 外弱內強

  本周美糖持續(xù)單邊下跌,其中主力7月合約一度跌破11美分關口,下探10.85美分低位,鄭糖探低遇撐止跌企穩(wěn)并淺幅回升,主力合約SR901期價逼近4000元關口。

  基本面上,本榨季全球食糖過剩量達800萬-930萬噸,下榨季將縮減至100萬-200萬噸,全球食糖消費量將達到16500萬噸,較上榨季的16090萬噸增加410萬噸,增幅達2.55%。國內甘蔗種植面積大幅增長,截至4月末,全國已累計產糖1435.52萬噸,上制糖期同期產糖1169.76萬噸,大增265.76萬噸,增幅達22.72%。

  同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758.95萬噸,比上制糖期同期銷售食糖的692.38萬噸增加66.57萬噸,累計銷糖率52.87%,比上制糖期同期的59.2%下降6%-7%。目前市場對今年第三批國儲收糖仍抱有預期。但50萬噸收儲量難以改變供過于求格局,收儲價由3500元下調至3300-3400元,壓制鄭糖走勢。

  本榨季白糖供應量1560萬噸,需求量1320萬噸,過剩量約為240萬噸。四川地震可能阻礙云南糖外運,導致銷區(qū)糖供應由寬松漸趨緊張。

  盤面上,期價先抑后揚,持倉量圍繞80萬手增減變化,但產區(qū)現價僅為3300元左右,期現套利沉重,因此,后市在美糖下跌背景下,反彈空間有限。

  小麥 壓力沉重 內外雙跌

  本周美麥持續(xù)單邊下跌,主力7月合約創(chuàng)下748.2美分近期新低,強麥弱勢回調,也創(chuàng)下近期新低,主力合約WS809下探周低2026元。

  供需面上,2008/09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預計達到創(chuàng)紀錄的6.56億噸,比上個年度增長8%,比2004/05年度創(chuàng)下的前期歷史紀錄高出5%。大部分主要出口國的產量將會增長,全球小麥進口量和出口量雙雙增長,消費量也上調至6.42億噸。全球小麥期末庫存預計為1.24億噸,比本年度預期庫存量增長13%。國內黃淮地區(qū)冬小麥普遍處于灌槳乳熟期,華北地區(qū)大部處于抽穗期,并將陸續(xù)進入揚花灌槳期,是產量形成的關鍵階段。目前國內麥產區(qū)天氣對冬小麥抽穗、灌槳有利,整體長勢好于去年。黃淮大部地區(qū)新麥農歷芒種前后收獲,而部分偏早收割地區(qū)將會在5月下旬開始收獲。從目前我國冬小麥生長和天氣狀況看,今年我國小麥豐收已基本成為定局。而繼續(xù)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,則是國務院采取的加強糧食安全的價格宏觀重要調控舉措。

  盤面看,強麥持倉量穩(wěn)定在27萬余手,單邊135萬余噸,而倉單加上有效預報量則超過22000張,相當于22萬余噸,可見庫存壓力依然沉重,現貨批發(fā)價僅為1750元,對WS809期價貼水近300元,期現套利壓力沉重。因此,在美麥持續(xù)下行背景下,強麥后市還將尋求低位支撐作用。(通聯期貨 施海)

  美國經濟謹慎樂觀

  隨著美元和美股的持續(xù)反彈,市場上關于美國經濟是否已見底的討論也多了起來,其中不乏權威機構和名人大腕,國際貨幣基金會執(zhí)行長預期美國經濟將于下半年回穩(wěn),并且在明年有顯著增長;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拉澤爾則認為,美國經濟并未陷入衰退,而且可以躲過衰退;就連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退而不休,驚喜地表示美國經濟面對此次信貸危機呈現出令人意外的彈性。

  支持諸位大佬樂觀的原因,經濟數據無疑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。在美元貶值的刺激下,美國3月份的貿易赤字縮減5.7%;4月份零售銷售按月下跌0.2%, 但扣除汽車的核心零售銷售則有0.5%的增長,是市場預期上升0.2%的兩倍還多。零售數據表現意外強勁,鑒于消費占美國經濟的三分之二,也難怪格老驚喜不已。而隨后公布的美國4月CPI數據表現溫和,按月上升0.2%,略低于市場預期的上升0.3%,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則有2.3%的增長,亦較市場預期的上升2.4%為低,這舒緩了近期美國官員對通脹風險上升的擔憂,亦消除了市場對滯脹風險有所提升的疑慮。

  從本周公布的系列數據來看,美國經濟確實有走出低谷的跡象,有理由對未來表示樂觀,但似乎有意無意間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,那就是引發(fā)此次信貸危機的根源——房地產業(yè)未能顯示積極的一面。專家指出,美國房價仍將長期走跌,房地產業(yè)在未來1年內恐怕難以復蘇;財經大佬們在樂觀的同時也不忘提醒,房地產業(yè)的情況仍不明朗。此外,經濟出現改善跡象,很大程度上是美聯儲連續(xù)大幅降息的猛藥所致,而目前息率已低達2.0%,在環(huán)球惡性通漲的背景下,繼續(xù)降息的空間已不大,貨幣政策的刺激作用能否持續(xù)還需較長時間的觀察。

 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,中國日前爆發(fā)地震大災害,令數以萬計的人喪失生命,痛惜之余,還應看到今年以來中國接連發(fā)生特大自然災害,必將拖累中國的經濟增長,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火車頭,中國經濟的放緩也必將影響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的增長。因此,我們維持對美國經濟謹慎樂觀的判斷。(KVB昆侖國際 書亭)

  原油居高不下 燃油沖高回落

  周四,NYMEX6月原油期貨結算價下跌0.10美元至124.12美元/桶,盤中介于120.75-126.64美元之間。6月合約選擇權到期以及美國參議院通過的賦予CFTC能源市場電子交易法案打壓能源市場,而天然氣期貨庫存數據意外高于預期,使得其大幅下跌,加劇了原油期貨當日的跌勢。市場多空交戰(zhàn)十分激烈,每次回調后都會短時間內反彈。

  滬油合約昨日跟隨原油調整而普遍低開,0807合約開盤4650,早盤呈低位震蕩走勢,商務收盤前曾探低至4641點,但午盤后多單推動期價震蕩上行,尾盤報收4677,下跌12點,持倉減少888手,成交量較昨日有所增加,建議區(qū)間對待。亞洲燃料油價格周四受現貨市場積極買盤推動而反彈至每桶600美元上方,裂解價差滑入深度貼水激發(fā)交投熱情。但同時中國市場需求大減,交易商預計5月燃料油進口量將環(huán)比下降近75萬噸(約25%)。

  本周NYMEX原油面對前期高點終于稍微停頓瘋狂上沖的步伐,主要是市場擔心油價高漲將抑制石油的需求,以及有消息稱伊朗表示其沒有削減原油出口的計劃,均抑制了原油期貨價格的上漲。美國能源資料協會公布,包括取暖油很柴油在內的餾分油庫存增加140萬桶,高于分析師預期,盡管仍低于去年同期水準。煉廠產能利用率同樣大幅攀升,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原油價格的修正而不是繼續(xù)上沖。

  美國參議院通過一項新的法案,規(guī)定CFTC在管理能源市場的電子交易上擁有新的權利,市場擔憂此法案將一定程度抑制投機行為。歐佩克周四下調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估至116萬桶/日,較原預估減少4萬桶。尼日利亞警方15日向新華社記者證實,當地時間當天上午11時左右,在經濟中心拉各斯附近的伊杰岡發(fā)生輸油管道爆炸事件,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。

  瑞銀集團分析師稱,NYMEX原油期貨價格在長期可能繼續(xù)上漲,盡管周四的震蕩顯示需求保持謹慎。分析師稱,“雖然市場波動巨大,但圖表依然看漲,我們的看法也是如此”。分析師認為主要阻力位目標在每桶130.00和150.00美元。

  目前,原油多空展開多日的拉鋸戰(zhàn),多空力量的交織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。滬燃油沖高回落,上漲已現疲態(tài),堅決離場,觀望為主。



【免責聲明】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,從未開展任何咨詢、委托理財業(yè)務。任何人的文章、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,與金融島無關。金融島對任何陳述、觀點、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其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。股市有風險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
 

結構注釋

 
 提示:可按 Ctrl + 回車鍵(ENTER) 快速提交
當前 1/1 頁: 1 上一頁 下一頁 [最后一頁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