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: 淡馬錫持續(xù)加碼中資銀行
2015-09-25 09:13:07          
功能: [發(fā)表文章] [回復] [快速回復] [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#1
 
 
頭銜:金融島總管理員
昵稱:大牛股
發(fā)帖數:112521
回帖數:21868
可用積分數:99795910
注冊日期:2008-02-23
最后登陸:2025-04-21
主題:淡馬錫持續(xù)加碼中資銀行

9月23日,據港交所披露的文件,淡馬錫控股以每股4.696港元的價格增持3000萬股工商銀行H股,涉資約1.41億港元,持股比例由9.97%提高至10%。

淡馬錫發(fā)言人表示,“淡馬錫對中國經濟的長期發(fā)展前景有信心。我們積極尋找機會以拓寬和平衡我們對中國經濟的投資?!?br />
而就在增持工行的第二天,市場又有消息稱,淡馬錫等外資機構計劃入股郵儲銀行。

一位銀行業(yè)分析師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中國的銀行有長期、穩(wěn)定的分紅回報,對于價值型機構投資者來說,很有吸引力。

堅定的銀行股持有者

資料顯示,2012年4月,淡馬錫從高盛手中購買了35.5億港元工行H股股票,每股5.05港元;2013年5月,該公司再度從高盛購買了2.8億港元工行H股股票,每股5.5港元;2014年10月,淡馬錫再度以4.935港元的價格增持3456萬H股股份。

截至今年3月31日,在淡馬錫投資組合中,中國公司所占比例上升至27%,高于2014年的25%。其中,持有建設銀行、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的股權分別為5%、2%和近1%,持有上述3家銀行的股票市值總額約為1390億港元。同期,淡馬錫還分別持有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和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2%的股權,持有兩家保險公司的股票市值總額達到249億港元。“一方面,銀行股‘便宜’,相對其盈利能力等指標來看,股價是合理的。另一方面,中國的銀行有長期、穩(wěn)定的分紅回報,這對于價值型的機構投資者來說具有吸引力。”前述銀行業(yè)分析師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。

工行高層在2015年中期業(yè)績發(fā)布會上表示,自2006年在上海和香港同步上市以來,一直堅持長期穩(wěn)定的現金分紅機制,為股東累計創(chuàng)造了折合人民幣約5634億元的現金分紅回報,2007~2014年平均分紅比例高達約40.6%,處于同業(yè)領先水平。

此外,昨日(9月24日),據彭博援引消息人士稱,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與相關各方正接近達成協(xié)議,在計劃中的首次公開募股(IPO)啟動前,向瑞銀、淡馬錫等投資者出售約15%股份,價格逾65億美元。事實上,關于淡馬錫等入股郵儲銀行的消息一直在流傳,今年4月,有消息稱,包括淡馬錫在內的6家初步競標者已發(fā)起投標,將以至少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郵儲銀行的最多10%股份。不過,淡馬錫和郵儲銀行均未對此作出回應。

行業(yè)整體評級下滑

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,淡馬錫是為數不多的增持中國銀行業(yè)的外資投資機構。而隨著中國經濟發(fā)展速度趨緩,今年四季度保持經濟高速穩(wěn)定的難度加大,多家評級機構近期調降了對中國銀行業(yè)的評級。

近日,標準普爾將其對中國銀行業(yè)經濟風險趨勢的看法,從“穩(wěn)定”下調至“負面”。報告稱,“銀行信貸規(guī)模的大量增長,及2009~2013年不規(guī)范的影子銀行體系的迅猛擴張,均導致了經濟失衡和信貸風險進一步惡化,并認為此情況并不會快速好轉。
未來兩年,中國銀行業(yè)對非金融機構和非公共板塊的信用風險敞口有1/3的可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(GDP)的150%。”

國際清算銀行近期也稱,一個國家信貸/GDP比率若大于10%,則在未來3年將有2/3的概率發(fā)生嚴重的銀行業(yè)緊張情況。






從2015年中報來看,16家上市銀行中不良率最高達到1.83%,僅一家不良貸款率未有上升。截至目前,中國銀行業(yè)不良貸款余額已連續(xù)14個季度反彈,不良率連續(xù)8個季度上升,且利潤增速也普遍進入個位數時代。

盡管如此,前述銀行業(yè)分析師認為,中國經濟的表現依然優(yōu)于其他新興市場國家,銀行業(yè)的不良率也依然低于國際銀行業(yè)的平均水平,且擁有強大的國家信用背書,發(fā)生系統(tǒng)性風險的可能性極低。

今年7月,淡馬錫中國區(qū)總裁吳亦兵曾表示,對中國金融業(yè)的情況感到安心且會繼續(xù)投資,因為中國金融業(yè)是反映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良好指標。他還表示,中國經濟增長在長期將放緩,但仍可持穩(wěn),淡馬錫會抓住中國改革和轉型過程中涌現的機會,繼續(xù)投資于中國。從投資而言,淡馬錫長期看好在中國的金融和銀行業(yè)。

【免責聲明】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,從未開展任何咨詢、委托理財業(yè)務。任何人的文章、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,與金融島無關。金融島對任何陳述、觀點、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其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。股市有風險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
 

結構注釋

 
 提示:可按 Ctrl + 回車鍵(ENTER) 快速提交
當前 1/1 頁: 1 上一頁 下一頁 [最后一頁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