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|
頭銜:金融島總管理員 |
昵稱:大牛股 |
發(fā)帖數:112521 |
回帖數:21868 |
可用積分數:99795940 |
注冊日期:2008-02-23 |
最后登陸:2025-04-24 |
|
主題:農業(yè)合作社概念股龍頭:農產品(000061)
農產品:大白菜+實體市場,打造線上線下農品流通生態(tài)圈
類別:公司研究 機構: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:徐問 日期:2016-02-18
農批市場地位難以替代,網絡化凸顯價值。農批市場作為上下游商戶的物理聚點和價格形成地,是農品流通體系的核心環(huán)節(jié),連鎖化運營有利于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網絡,提升信息流通和物流效率,匹配產地、銷地和各層級中間商。
目前我國農批市場以單體經營為主,格局分散,政府規(guī)劃2020年要形成“八大骨干市場集群和100個左右全國骨干農產品批發(fā)市場”。公司自2008年落實網絡化戰(zhàn)略,加速在全國范圍內開拓農批新市場,重點選擇物流節(jié)點城市,將形成巨大實體網絡價值,提升整體盈利能力。
不同于市場對農批流通企業(yè)盈利狀況差的看法,成熟農批市場盈利能力強勁,現金流充沛。農批市場前期投入大,培育期長,但一旦市場成熟,收入、現金流和盈利能力十分穩(wěn)定,商業(yè)配套銷售、承租權安排及政府補貼也利于加快現金回籠,實現滾動開發(fā)。公司16家成熟市場14年共實現收入18.1億,凈利潤5.1億(公司應占3.4億),凈利率28.4%。居于壟斷地位的深圳平湖市場兩年就實現盈虧平衡,2014年實現營收3.3億,凈利潤1.5億,凈利率超過47%。
異地擴張拖累短期業(yè)績,拓展長期成長空間。農批市場的成功因素包括政府和合作伙伴資源支持、當地市場競爭格局、規(guī)劃定位、招商和市場運營能力等。相比深圳大本營,異地擴張、尤其是競爭激烈的區(qū)域培育難度更大。公司14年培育和在建市場合計虧損額1.5億以上(公司應占1.1億),拖累整體業(yè)績。
公司實體市場擴張和選址較為謹慎,在建和儲備項目均獲政府規(guī)劃支持,部分為事期擴建項目培育壓力較小,海吉星品牌和專業(yè)招商、經營團隊在國內領先,我們認為未來幾年成熟市場穩(wěn)定增長,次新市場逐步度過培育期,整體盈利能力將緩慢得到改善。
實體市場+大白菜,構建農品流通完整生態(tài)圈。公司積極布局電商領域,形成了目前國內農批領域積累最全面、準確的農品交易數據庫,未來變現潛力大;依托中農網涉足糖業(yè)、蠶絲、棉花B2B平臺,目前線上業(yè)務交易額約400-500億;擁有農邁天下、海吉星商城、依谷網等七大B2B/B2C電商平臺。
公司整合電商平臺及配套資源,推出“大白菜+”戰(zhàn)略,類似于農品流通領域的“趕集網”、“大眾點評”,圍繞全國各地的農品批發(fā)商打造信息平臺,以實體市場為主體,電商平臺覆蓋產地和銷地,依托海量流通數據,結合物流、檢測、金融的配套業(yè)務,構成農產品大流通的完整生態(tài)圈,將產生巨大協同效應。
看好公司電商戰(zhàn)略的推進、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農產品流通平臺價值,維持“推薦”評級。農品流通處于政府重點支持、資本關注的風口,近日公司與深圳進致投資、深圳運通資本合資成立深圳市農產品流通產業(yè)發(fā)展基金,規(guī)模25億,有助于公司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的落地實施。公司實體農批市場權益土地面積重估價值近500億,為公司市值提供了較高的安全邊際,國企改革有望加速公司業(yè)績和資產價值的釋放。維持“推薦”評級,目標價格22元。
風險提示:新市場培育不及預期;儲備項目投資期拉長;國企改革進展緩慢或力度不達預期。
【免責聲明】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,從未開展任何咨詢、委托理財業(yè)務。任何人的文章、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,與金融島無關。金融島對任何陳述、觀點、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其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。股市有風險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