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|
頭銜:金融島總管理員 |
昵稱:股票我為王 |
發(fā)帖數:74822 |
回帖數:5844 |
可用積分數:14673344 |
注冊日期:2008-02-24 |
最后登陸:2020-11-06 |
|
主題:同仁堂香港使用imo “老字號”也需“新元素”
生意社7月23日訊 2011年8月,北京同仁堂香港藥業(yè)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同仁堂香港)開始啟用imo企業(yè)即時通訊。近一年的使用后,同仁堂香港運用imo在企業(yè)內部搭建了一個統(tǒng)一溝通平臺,有效提升了這家“百年老店”的員工溝通和企業(yè)管理效率。 同仁堂香港成立于1991年,是中醫(yī)藥百年“老字號”——北京同仁堂在香港開設的分公司。同仁堂是我國中藥行業(yè)的領導企業(yè),歷經數代、載譽300余年,如今已發(fā)展成為跨國經營的大型國有企業(yè)--同仁堂集團公司。其產品以其傳統(tǒng)、嚴謹的制藥工藝,顯著的療效享譽海內外。香港同仁堂醫(yī)藥公司繼承發(fā)揚同仁堂皇家御藥制藥傳統(tǒng),依托現代制藥技術,以“同修仁德,濟世養(yǎng)生”為己任,現已發(fā)展了二十幾家香港分店以及一家英國分店,并在不斷發(fā)展新店和擴張經營規(guī)模。 與大多數老字號的衰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同仁堂一直高擎改革的旗幟,在閱盡336年的歷史滄桑后,同仁堂依然獨步在中國中醫(yī)藥行業(yè)的潮頭。而其成功的秘籍,在于對企業(yè)機制、品牌形象、市場運作等方面的多項改革,以及高效的信息化企業(yè)內部運作。啟用imo企業(yè)即時通訊,是同仁堂香港創(chuàng)新管理的又一次重大決策。 經過慎重考慮,同仁堂香港去年8月開始啟用imo搭建一個建立在互聯網上的“云辦公室”。通過這個統(tǒng)一溝通平臺,二十幾分家店得到了很好的串聯,所有的公司員工都如同在香港總部辦公一樣。同時imo的高時效性也讓各分店員工受益匪淺,雖然在地理上有距離,但通過imo一目了然的組織結構樹,就能非常方便的找到同事,進行點對點的直接溝通。 由于分店分布香港島、九龍、新界三區(qū),藥品的庫存與調配成為了一項大工程。啟用imo之后,門店的負責人每天都可以直接在imo上向總部匯報銷量與庫存,以保證各分店的庫存充盈。當哪個門店有急用藥物需要調配時,也可以在imo的群組里直接詢問,就近分配??梢哉f,imo的上線,疏通了整個同仁堂香港的鏈條,使得連鎖分店和總部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,公司的信息傳遞效率與準確度都大大提升。 如今,北京同仁堂在香港開設了更多的分公司,而該企業(yè)這種“鐵樹開新枝”的傳統(tǒng),一定會在一個國際化的“大宅門”中,不斷的傳承。 背景資料:imo,更懂辦公溝通!全免費、注冊即用 imo(www.imoffice.com)云辦公室(統(tǒng)一通信平臺)歷經5年的卓越研發(fā)和試運營,于2010年底正式商業(yè)運營。imo云辦公室為全國600萬上網企業(yè)(2.2億辦公人群)提供“永久免費、注冊即用”的企業(yè)即時通訊和協同辦公服務。根據艾瑞咨詢的最新報告顯示,imo以26.6%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,是國內最大的企業(yè)即時通訊運營平臺。 目前,imo云辦公室已經成為全國企業(yè)(政府、學校)日常辦公的首選溝通工具。從李嘉誠的和記黃埔到趙本山的本山傳媒,從服裝行業(yè)的杉杉控股到物流行業(yè)的申通快遞,從中小學校到各級政府組織,從幾十人的中小企業(yè)到中紡機、恒大地產、中國聯通等近百家上市公司……全國各行業(yè)的辦公人群中遍布imo的身影。
【免責聲明】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,從未開展任何咨詢、委托理財業(yè)務。任何人的文章、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,與金融島無關。金融島對任何陳述、觀點、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其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。股市有風險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
|